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美丽 卡

无法感受到性吸引,就是性冷淡?|Ace现身为你解答关于无性恋的N个问题


2023年4月6日

国际无性恋日

International Asexuality Day

创立于2021年,今天(4月6日)是国际无性恋日(International Asexuality Day)。该节日的设立旨在提高世界各地的无性恋光谱(包括无性恋、灰色无性恋、半性恋等)的能见度,让Ace们(可译作“无性恋者”,来自“Asexual”的缩写)勇敢、畅快轻松地拥抱、庆祝自我。

今年的国际无性恋日,我们邀请到了五位Ace朋友(怪物、小林、霍霍、木木、欧阳)与我们一起进行了一场访谈。透过这次访谈,我们试图去更深入地理解作为概念与生命经验的“Asexuality”、走近Ace们,了解ta们在许多人的视角里或许略显“神秘”、或许不太为人所知的个人生活和体认,打破多元性别群体内部以及社会外界对于Ace们玻璃罩一般的迷思、整齐刻板的误解与污名化。希望Ace们不仅在专属于ta们的国际无性恋日这一天被看见,也希望日后的每一天,无性恋群体正在遭受的忽视、歧视、暴力都能被看见

注:关于asexual的译名存在着争议,在这里因为International Asexuality Day的官方翻译我们统一译作“无性恋”(下同),如有冒犯还请多多谅解。

 

·五位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怪物

性别认同:?(一直在探索)

能感受到来自各个性别人类的浪漫吸引,但只会在有精神链接的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

 

 

小林

性别认同:女

浪漫倾向:女

性倾向认同:无性恋

 

 

霍霍

性别认同:奔三的生理男性和表达

浪漫倾向:目前与同性恋男性建立浪漫关系,虽然与偏中性气质的女性也可以?

性倾向认同:能感受到性吸引的程度比较低,更愿意根据与谁交往来划定自己的性别身份,例如现在过着“典同”生活与基佬们打情骂哨、与性少数社群日常厮混,具体的性倾向基于同谁建立关系了。


 

木木

或许是一个永恒的X?目前探索到的最接近的坐标,可能是泛性浪漫倾向的灰色无性恋

 

欧阳

非二元/泛性浪漫无性恋

 

什么是无性恋?

International Asexuality Day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的是“吸引(Attraction)、浪漫倾向(Romantic Orientation)”的概念。

吸引(Attraction)指的是一股作用于使人与人靠近、接近的力量。吸引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如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浪漫吸引(Romantic Attraction)、审美吸引(Aesthetic Attraction)和感官吸引(Sensual Attraction)等等。

无性恋指的是,一个人不会感受到性吸引。ta们不会因为性而被对方所吸引,同样也没有欲望以性的方式吸引对方。对于发生性关系,ta们没有内在的欲望(Intrinsic Desire)。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与独身主义者(Celibacy)不同的是,独身主义更多是一种以个人选择的方式戒除、不进行性行为,而无性恋就像其ta的性倾向一样,是关乎一个人内在的自我认同。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宽泛性的概念、光谱般的存在


 

无性恋之声|《无性吸引议题常见概念参考译名表|无性吸引之声》

 

Part 1:作为一位Ace的个人生活与体认

 

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接触、了解到了“无性恋(asexual)”这个概念的?

 

怪物:中学时嗑英剧里一对男男cp,读到一篇同人将cp中的一方设置为Asexual(那时的中文翻译是“无性恋”,不过现在我觉得用“无性吸引”更贴切)。小说细腻动人地描写了两个角色在亲密关系中的犹疑和探索,以及如何调和各自对“性”不同的理解和需要。

*注:受到中文“异性恋”、“同性恋”的译法影响,“Asexual”被“自然”译作“无性恋”。而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文化将“性”与“恋”强制、单一绑定,这样的举措不仅不符合、且不能囊括“无性恋”者们的实际生活情境,也会加剧对“无性恋”的刻板印象。

木木:大概小学二三年级,在贴吧冲浪,看到那种“性取向测试”(是的,我当时已经知道什么是性取向了),就点进去做题。题就是那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问题,好像是问你会用什么方式吃掉一种水果,比方说是削皮啊、直接啃啊、榨汁啊……然后对应不同的结果,我记得有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和无性恋(虽然现在看来这些分类并不是互斥的,不过当时就有“无性恋”这一选项还挺好的)。

 

作为一名无性恋者,您的生活里有什么不一样的、较为独特的体验、经历可以与我们分享吗?

 

怪物:接上文,Asexual这个闻所未闻的概念在我心里埋下了一个小问号:那我呢?

我有过喜欢的男同学,但到高中毕业都没谈恋爱。我想象中与恋人的亲密,是精神上的链接,至于身体,那时我还从未感受过来自别人的性吸引和自己的性欲望。看到文艺作品中男男和女男之间的性爱细节,我只觉得枯燥乏味,总是直接跳过。

然而,我是同学们口中的“老司机”。因为想反抗性压抑文化,我抓住各种机会和同龄人谈性,特别是告诉女生们,不需要为此羞耻,我们值得快乐,也值得安全。大学,我参与了性教育志愿服务,也终于恋爱了,对象是个严重恐性的顺直男……为了说服他性不可耻,也为了老司机技艺提升,我对着镜子学习自慰,第一次体验了性高潮。而和初恋接吻爱抚时,我也第一次感觉到了性吸引——那,我不是Asexual吧?

当时我特别希望自己不是,我希望自己做个快乐的荡妇女权主义者,以身体实践挑战规训。很遗憾,兜兜转转最接近的“战果”是来自性骚扰我的男助教的荡妇羞辱。我骂回去的同时也自我怀疑:我的身体从未感受到如我观念一般开放的欲望,这是否意味着不诚实?我足够“解放”了吗?

不过,在我藉由与顺性别男性的关系“开窍”后不久,我就意识到自己同样对女性心动。而且我不抗拒观看文艺作品中的女女性爱,有时还乐在其中。我想,也许是男的不行?荡妇之心死灰复燃……但,我始终没懂单纯“想做爱”是什么感觉,如果为生理满足,我觉得自己动手最舒服。虽然后来约会的对象都是女性或非二元,我仍不能在深深喜欢上某人之前就感受到与之做爱的冲动。而且,当精神链接断裂、我们不再能彼此理解,性吸引也会遽然消逝。她的手还在爱抚我,我却变成了一块麻木的石头。我终于承认,我确实荡不起来。

并非100% Asexual,更不是100% Sexual,我的性存在于灰色地带。

*注:无性恋光谱中存在半性恋(半无性恋,Demisexuality),指一个人只会在形成较深的情感联结后才能感受到性吸引。

*注:灰色性向,(又称灰色无性恋,Grey-(a)sexuality)。ta们的认同处于无性恋(Asexual)和有性恋(Allosexual)之间的灰色地带。处于灰色地带的ta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并不是完全无性恋的。ta们可能会在少数情况下感受到性吸引,拥有性冲动,但ta们的大多数体认仍然是有性恋者无法拥有和感知的。

 

木木:接上文,总之,我选了榨汁,结果是“无性恋”。我就看了一下对无性恋的描述,“对性爱不感兴趣”什么的,我觉得这很符合我啊:从今天起,我是无性恋了!后来又陆续做过几个测试,有吃水果这种玄学的,也有哼哧哼哧填半天的长问卷,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无性恋。于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反例的情况下,就非常丝滑地接受了。

其实在小学三四年级大家已经开始有“喜欢”的概念,当时也有男生表白,我立刻用这个理由拒绝了(转头他就去表白了别的妹妹)。之后再遇表白,便一律用差不多的理由拒绝。这种自我确定帮我避开了青春期常见的恋爱焦虑,诸如“别人谈了恋爱我还没有”“喜欢的人不喜欢我”等同龄人为之困惑的问题。唯一有些困扰的是大家不了解“无性恋”的定义,当我说自己是无性恋,周围的人可能听不懂,当我说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过谁,大家会露出“在说谎吧”的神情。

但这意味着小时候我在“真心话大冒险”游戏里一向坦坦荡荡、无所畏惧,毕竟没有什么关于恋爱的真心话是我不能说的,因为我的真心话就是“没有”——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小林:我是在2年前才渐渐发现自己是无性恋的。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将自己定义为同性恋,一方面是因为身边完全没有自诩无性恋的朋友,同时也没有准确地理解无性恋的概念。在酷儿中,无性恋大概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的性向了,它的光谱很宽广,没有明晰确定的边界。无性恋并非没有任何性欲,它是一个可以用来放置【无法对性行为产生欲望和快感】的群体名词,这里的“性”重点是两人之间,程度是发生严格意义上的性行为。

我曾暗恋过别人,但更倾向于一种灵魂共鸣的惺惺相惜之情,我发现我只能接受限于表面的亲密行为,例如牵手、拥抱、亲吻,但是却无法进一步产生性行为,即使是想象与另一个人发生更亲密的活动,就会本能上觉得厌恶。我并非没有性欲,我只是无法对人产生性欲,并发生性行为。因此,在性欲很低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自慰的方式来排解。无性恋者可以拥有浪漫关系,可以拥有性欲,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

 

霍霍:镇镇小伙伴来约无性恋日访谈时,惊觉已经很久不以“无性恋”作为认同和对外讲,翻了翻豆瓣上关注的“无性恋”小组,最后一次访问差不多在六年前了。

我对无性恋的探索大概始于青春期逐渐结束阶段(18~20岁),那时刚进入大学,慢慢发现自己对“性(sex)”的知觉和需求非常低,相较于同龄的同学和性少数朋友可以很明确地说出对谁或者哪些群体有感觉,我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对谁有“我可以”的感受。

在大学之前,几个亲密关系对象都是男生,我也一度建立了男同性恋的自觉,但当意识到“我更愿意跟喜欢的男生牵手、拥抱而不是上床”“我更愿意与我喜欢的人建立联系,不限于男性”等事实时,便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抱着对性少数身份的认同和更进一步的怀疑,大学期间便开始修读社会性别相关的课程,和朋友们发起关注性别问题的社团等,自然地认识到性别的种类、人与人交往的模式远比可见得多,不那么容易感受到性吸引但在无性恋光谱中可以找到位置的人也多得多。在一两年的探索过程中,有尝试着跟不同性别气质的男性、女性朋友交往(均以失败收场),但确认了自己更愿意建立一段与男性的浪漫关系、愿意在性少数社群里生活之后,便不怎么在意自己的性取向到底如何了。在正式进入了一段交往关系后(大学毕业前到现在),目前也更多关注想要什么样的关系而非情欲的探索,对外也更多地打出#性少数 身份 而不是#x性恋的标签。

特别的可能也是与男友相处的模式吧。哪怕无性恋者与伴侣的浪漫吸引大致相同并建立了稳定关系,但与伴侣的性冲动却不大可能步调一致。我跟男友长期异地,定期见面,双方都很重视情感的联结,但无性恋者的伴侣却面对着ta的性需求,如何解决是伴侣间的挑战。

 

欧阳:除了在青少年时期无法参与二元性别人群对于对方身体的具体欣赏性评价活动(比如谈论帅气/漂亮程度、评价追星对象性感指标等)而感到插不进话题,在后续人际交往中也时常会被创到,例如在与拥有我感兴趣经历或气质特质的对象交流过程中,对方总是时不时冒出一两个黄段子或者带有性暗示的评价性言论,或许这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粘合剂,但是还是,比较震撼。

同时,我接触性少数文化的路径是与接触女权主义理论与实践这条路径相重合的,或者说因为对女性传统刻板印象的不满使得我更主动地接触到女权主义以及性别理论,进而延申至确认非二元的性别认同。而在讨论中常常会涉及到女性性解放以及社会性性解放的议题,而提出异见者往往会被与保守主义、荡妇羞辱联系起来。事实上,互联网或者现实空间里大量存在的男性凝视底色的性化产物非常令人不适,但是做出对应反抗的女性凝视(如盛赞某某男性身体性感)虽然一定程度上为发言者提供赋权感受,仍旧令我同感不适——仿佛一切都必须与“性”元素结合起来。

 

Part 2. 破除迷思与误解!

“你们无性恋就是对性不感兴趣吧?”

不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日常的社会生活场域,亦或是多元性别社群内部,无性恋整个社群都常常遭受到忽视、带有歧视意味的误解和污名。而造成这些的部分原因是“性”与“性行为”在整个文化建构中是存在权力意味和伦理意味的。在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假设中,人必然是拥有性欲、或者能感受到性吸引的,否则就是病态的、有缺陷的、不完整的。而“性”本身,也不仅是一个人所做的一种行为,而是关乎一种身份认同,或者指向一个人在生物意义层面来说是什么。而在这种单一的、霸权式的性规训之下,无性恋群体在身体上、精神上都被冠以无数难以摘去的、带有误解、凌辱、甚至病理意味的标签。同样,这种“强制性性行为”(Compulsory Sexuality)仿佛将无性恋群体“非人化”,是在践行一种“有性恋霸权”,使得无性恋群体的整体生存语境和生存话语被挤压,更加地被忽略、被隐去、更加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此来增进大众对群体的了解。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常见的带有误解性问题以及带有污名化的言论,希望受访的无性恋朋友们结合自身经历,为我们解答、科普、正名。

*注:我们在受到访谈回馈的时候意外发现大家选择回答的都集中在一个问题和一个言论上,受篇幅限制,我们在下文中只陈列受访者们集中回答的问题和集中回击的言论。

 

如果您并不能够感受到浪漫爱对象的性吸引力,那您怎么确定您对对方的情感是爱情而不是友情呢?

 

怪物:我是能感受到浪漫爱对象的性吸引力的,但“爱情=友情+性吸引”,这个公式属于我不能理解的“有性吸引者宇宙”的一部分……我以前还以为在那个宇宙里这叫“炮友”。难道人们真是这样“确定”爱情的吗?

浪漫吸引和性吸引,是可能有所关联,但绝非牢牢绑定的两类吸引。而爱情和友情,是不尽然相同,却或许有所重叠的两种情感。

以个人经验而言,我其实从来都不真正“确定”是爱情而不是友情,而且我也不追求这种“确定”。我确定的只是我对一个人的感觉,我感受到什么,我想要什么。如果我的心房涨满,想起ta就幸福到非喊出来不可,我就会讲。如果我想贴近ta,亲吻ta,拥抱ta,我就会问。如果我见了ta痛苦便痛苦,见了ta欢笑便欢笑,一时一刻都不想离开ta,我就和ta一起哭、一起笑……如果人们管这叫爱情,那就叫它爱情吧。

 

小林:我相信无性恋者或多或少都思考过爱情和友情的边界,而这个问题在有性恋人群中是完全不需要讨论的,“你对ta有性冲动?那不用想了,肯定是爱情。”但说白了,所谓“爱情”跟“友情”的二分,本身就是有性恋人群构建出来的范式。为什么我对一个人的感情,一定要在这两者间选一个?这种讨论就像在异性恋霸权框架下追问,一对同志到底谁是男位,谁是女位一样,非常刻板和僵化。

*注:异性恋霸权(Heteronormativity):又称异性恋本位,是一种以异性恋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将异性恋视为自然倾向,并将异性结合视为理所当然的义务,因此,所有非异性恋人群和行为都被认为是异常的或是负面的。

我对感情的理解,是没有一条线的。对有性恋者来说,这条线是性爱:跨过这条线就是爱情,没跨过就是友情。我理解的感情更像是一种质量的堆叠,在日常的交往中,我对ta的感情更浓厚,那ta在我心中的地位就更高。有时候这种情感的浓度会高到我对ta产生占有欲和亲近欲(虽然在我还没遇到过让我产生占有欲的人类,目前我的感情列表里,我拥有最强占有欲的是我的小猫)。

希望所有的无性恋者,都不需要纠结在对感情的命名和分类上。对一个人的感情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充满了暧昧的边界。而对于浪漫爱对象,我会更倾向使用Soulmate这个词,而不是继续在“爱情vs友情”的二元框架里打转。


 

木木:唔,首先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去确定是“爱情”还是“友情”吧!其实对于我来说,这二者都是亲密关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其间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定义的,关系的差异主要在于彼此间适合且想要保持怎样的相处模式吧。

只是,如果是她的话,接受另一个人以某种毁灭式的姿态进入到生命当中,对于一向习惯于保持心理边界而获得安全感的我来说,便不再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霍霍:天啊,这个提问难倒我了。不知道其ta无性恋者怎么看,极其亲密的爱情和友情给我带来的感受可能没有很大差异,我看待爱情和友情的区别只是在有没有仪式化地将这份情感确认为恋人关系还是朋友关系。我个人对朋友的交往也是比较注重精神链接。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对方(朋友)对爱情和友情的区别还是很清楚的。

爱情和友情不仅仅是感受,而是双方或多方的关系,同一段关系带给不同人的感受、满足的需要可能截然不同。这可能也是造成无性恋者交往困境的原因,习惯了缺少性吸引而忽略它,不带入这个维度去理解对方或共情,可能会带来很多困扰。打个比方,处于青少年性懵懂时期的两个同性孩童可能真的建立起近乎爱情的关系,但当一方认知到自己对于异性的性需求,另一方却发现自己是同性恋或者无性恋,可能就会出现《爱在暹罗》里的经典台词“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了,但是那并不代表我不爱你”。

另外,“性倾向”可以明确地说是基于性与性别的表达和吸引而产生的,但“浪漫倾向”和浪漫关系的产生可能不仅仅只关注性/别相关,“智性恋”可能也是种基于智性吸引而产生的无性关系。不过这些仅是个人观点,不知道是否有考察无性恋和智性恋相关性的社会调查。

 

言论一:“无性恋是有一些障碍吗,是不是性冷淡呀?”

 

怪物:某种状态障碍与否,应以其是否阻碍处于其中的人收获满足和幸福的生活来定。性功能障碍是“想做却做不到”(不满足),无性吸引则是“不想做”(没有不满足)。而“性冷淡”,对我来说是一个过于模糊的描述,我不理解。

 

小林:把“不享受性快感”定义为障碍,本身就是一种有性恋霸权。就像问上野千鹤子“不结婚是因为被男性伤害或者原生家庭”有问题一样,非常没有礼貌。认为无性恋有性功能障碍或心理障碍,觉得常人都应该具备性冲动和性欲,这不就是是一种大多数人以“正常”之名去归类、排挤“异类”的常用话语吗?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各种交叉的圈层,和各种标签。一个同性恋可能会被异性恋归为异类,也可能反过来将无性恋归为异类。但酷儿精神的核心就是,破除正常和不正常的界限,去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和ta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希望每个人在遇到自己陌生的事物时,不要先按照自己的规则,将之草率地归结为某种缺陷。当你使用自己的标准去思考这个世界时,就可能会伤害到那些不一样的人。

而对于粗鲁不讲道理的人来说,有时候也能用相同的魔法去反击:“你们有性恋怎么还有这种动物的本能反应啊,是不是有性瘾啊?”

 


 

 

言论二:“无性恋就是对性不感兴趣吧?”

 

欧阳: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因为对我而言,比“性”更有意思的事物数不胜数,对性不感兴趣非常正常。

 

·对于无性恋整个群体受到的排挤、憎恶、歧视,您有什么思考或者想法吗?

 

怪物:对Asexual的认识启发我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感受、欲望、爱和关系,而(相对于习以为常的规范)新的东西往往伴随着质疑、排斥、轻蔑。无法摆脱主流性伦理影响的人,经常试图把我们塞回原有的分类中,认为无性吸引只是有性吸引的“前一阶段”,或一种需要被消除的“障碍”。这其实是为了ta们认知上的便利,不过我每每为此感到遗憾:ta们错过了一次重新体会和认识自我的良机

即便是承认Asexual认同和相关生命体验真实有效的人,也未必充分理解和接受这一概念带来的新思考,从“-性恋”的翻译就可以看出。因为Asexual概念的启迪之一,正在于“性吸引”与“恋(浪漫吸引)”既不必然绑定,也不只有一种关联方式。人们体验到的每一种关联与非关联,都具有平等的意义。

 

小林:我个人感觉,无性恋在多元性别社群内部,是最透明的存在。我跟身边的其他性少数朋友讨论后发现,与其说无性恋受到憎恶,不如说无性恋在这个以“性”为核心的社群缔造中是缺席的。因此不论是憎恶或歧视,都排不上无性恋去承担最猛烈的攻击,因为ta们本身就游离于社群之外。我们说“love is love”,说女孩可以爱女孩,男孩可以爱男孩,都是在一种“正统的性爱/爱情”框架下呼吁的,但似乎从来没有人说过,你可以拥有“无性的爱”

我见过一些人用很不尊重的态度去调侃无性恋者,甚至反复去追问ta们,“你还没有性冲动是因为还没有遇到对的人。”说真的,这种以“性”为核心的浪漫爱构建,有时候真的比异性恋霸权更加牢固。历史上每一波性别运动,都是在不断扩宽大众理解性的边界。然而即使是目前的酷儿社群内部,也依然存在着各种分歧和矛盾:gay与les 的对立、les中T的污名化、对trans的恐惧侮辱、对asexual的忽视和不尊重……

我发现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是来源于人们急切地想要去制定自己的规则,甚至用自己的规则去要求其ta人。而当你尝试去在一个【追求解构和包容】的文化中,用白纸黑字去筑起一座座墙的时候,其实本身就是对这种文化的背离。

 

木木:其实我一直觉得无性恋人群可能比想象中的更加庞大,只是许多人无法意识并接受到这种可能性,那些为了再生产而被建构而成的欲望话语太过庞杂,反而遮蔽了某种真相,以及人们对肉身的更多想象。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有,那需格外小心。

 

霍霍:唔,其实没有感受到无性恋作为群体“被”隐形,不同性别、性取向的很多人都可能同时是无性恋者,只是并没有意识到,或者将其作为身份标签与其ta无性恋者建立社群联系。“喜欢与谁在一起”是性少数社群亦或是社会公众判断性少数的标签与标准之一,而性吸引和性关系仅仅是识别性取向的维度之一,且恰恰是更属于私人关系,较少显现和被评论的维度。相比之下,双性恋群体可能会遭遇一些性少数者的误解,跨性别群体和hiv感染者等更是直接遭受了社会的污名、不公甚至来自性少数群体的暴力。

但是,这种“不可见”虽然使无性恋者不大受到外部评价体系的审视,非异性恋的无性恋者遭遇的自我困境和社会不公与其ta性少数也没太大差异,但也致使无性恋者们无法获取到足够的信息知识、社群支持、心理和生殖健康服务等来探寻自己,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是某种无性恋,而陷入自我怀疑、内疚、自责等困境中。在多元群体内部,无性恋相关的信息需要有更多的呈现,来支持更多还在探索自我的无性恋者们。关于“性(sex)”这一维度的讨论(包括性吸引/无性恋光谱,SM、素炮等性方式、furry等性和身份表达、DOM/SUB等不仅仅是性的关系)也应该被更多纳入社群中,而不仅仅是习惯用性别表达这套叙事(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来理解我们自己、建构社群,亦或是进行倡导,更开放的对“性”的讨论会使性少数社群更加多元(或者说没有拒绝那些原本就在社群中的成员),帮助我们消除0号羞辱、气质歧视、跨性别恐惧等等,也可能将性工作者、间性人等共同融入。

 

欧阳:由于相对于整个有性恋群体,无性恋作为一个群体在曝光度上更加远离主流视野,作为群体的现身难度也更大,受到认可的过程也更难一些,但对于个体生存处境而言,可能因为独身主义潮流使得我们能相对更方便地隐藏身份。虽然如此,我仍旧希望有一天能够现身而免遭非议。

 

 

·最后:作为无性恋社群中的一员,您有什么想对社群中的大家说的话吗?

 

怪物:省了找爱做的事,正好做爱做的事!

 

小林:无性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充斥着占有欲和欲望的感情让人恐惧,我觉得身为无性恋很好,少了很多麻烦,少了很多困扰,可以更专心于自己当下想要做的事情。我爱无性恋,希望大家都好。

 

木木:Fuck no one but the world.

 

霍霍:如果将“社群”定义为由具有共同的需求和价值观,在社会中共同活动的群体,对于浪漫倾向连续而多样的无性恋者群体而言,构建单一的“无性恋社群”是很难的,相反更需要被显著的性少数群体组成的多元社群所接纳和参与。

面对不公,性少数们共同遭遇多数对少数的暴力和结构性不公,以及遭遇群体之间或常人对特别人群的歧视问题,包括性取向/性欲/性功能/性方式/性别认同等等多样的表达都可能被视作“不正常的”“病理化的”,社会中的残障、疾病、精神障碍群体等等也面临相似的困境。虽然在性需要和表达上有显著的不同,但无性恋者与其他性少数仍可以通过共建社群获取成长支持,并共同应对歧视和不公。通过自我认同和社群支持的建立,文化施加的性伦理、性规训也是可以被挑战的。我感到最幸运的就是能够得到性少数伙伴们提供的社群支持,这支持是我走出成长困境和面对当前社会生活的最大动力。

不过,许多无性恋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和建立认同。一个已婚多年的异性恋者可能在后来发现自己同时是无性恋,一个害怕遭遇社会歧视的偏同性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可能会选择与异性建立伴侣关系(毕竟无论对象是谁,性关系的步调也不会一致)。相对于其ta性少数的遭遇,部分无性恋者可能具有更多的所谓自由或者说特权来作出自己的社会身份选择,而一些性和性别表达强烈的性少数们可能更早地被打上了身份标签和被边缘化。无论我们作出了何种发现和选择,站在多数还是边缘,是否成为性多元社群的一员,希望我们都能让自己和关心的人感到舒适,也尝试以边缘视角为相似的自己发声。

 

欧阳:请大家吃蛋糕、打游戏、看电影与读诗!

 

再次感谢怪物、小林、木木

霍霍、欧阳的讲述与解惑!

 

【参考文献】

Cole, Ellen. “Is sex a natural function: Implications for sex therapy.” Boston marriages: Romantic but asexual relationships among contemporary lesbians (1993): 188-193.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Vintage, 1990.

Weeks, Jeffrey. Sexuality. Routledge, 1986.

Gupta, Kristina. “Compulsory sexuality: Evaluating an emerging concept.”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41.1 (2015): 131-154.

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 AVENAVEN https://www.asexuality.org/

为什么我认为“恐无”已然存在?|无性恋之声 https://mp.weixin.qq.com/s/evvbaF_mPPIxtOwIHQdZyg

 

编辑|昭昭

排版|yq

 

 

25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